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黑龙江元宝村:小小铅笔绘出“亿元村”

时间: 2023-12-31 来源:案例展示

  元宝村坐落在黑龙江省尚志市,是松江东南侧,现有800余户人家。元宝村原唤作元茂屯,是“中国土改第一村”,当代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故事原发地,却也是改革开放前,当地赫赫有名的“光腚屯”。

  清晨6点多,元宝村元宝山制笔厂的生产车间里,42岁的赵大春在生产线旁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和厂里所有的老员工都知道,33年前,元宝村只有一个把废弃仓库当厂房的小木农具加工厂。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东风,元宝村的铅笔产业走不出国门,更不能成为现在这个“亿元村”当之无愧的“财柱子”。

  一支小小铅笔,有着怎样的故事,又是如何让元宝屯走过暴风骤雨,嬗变成的“亿元村”的?

  元宝村的探索:“光腚屯”一夜跨过温饱线年,元宝村的前身——元茂屯迎来了喜获解放后的第一个年头。但解放后的元茂屯,仍旧有许多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的穷苦人。如果有外村的姑娘嫁到村里,人们就会叹着气说:“这个姑娘,命苦啊!”后来,作家周立波以元茂屯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让元茂屯“火”了,元茂屯也因为《暴风骤雨》得一别名——“光腚屯”。

  说干就干!在回村后的第一次集体会议上,党委班子确定了元宝村的富村方向,并利用考察学习回来的经验,确定了立足于“农”,取利于“工”,实施“以工养农、工农并举”的发展趋势。张宝金说:“我们村紧傍着林区,身边有元宝林场、万山林场、一面坡林场,又紧临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延寿林业局,我们如果打定靠山吃山的主意,从木制品加工入手创业,一定会很快地打开局面,壮大我们的经济。”

  1993年春天,元宝村收获了制作铅笔板的第一批原料——700立方米木材。“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批原料的价格我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是每立方米350元。”元宝山制笔厂厂长于宪臣不无感慨。经过反复研发和试验,终于,元宝村生产出了质量合格的铅笔板。1994年9月,隶属元宝山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元宝山铅笔厂诞生了。

  元宝村与铅笔结缘进而走上致富路。村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有了雄厚的技术保障,村民也都纷纷得到支持走上了创业之路。此后,以元宝村为中心的尚志铅笔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来。元宝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亿元村。

  2000年7月上旬,由元宝山木制品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创建的俄罗斯元宝山远东责任有限公司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维亚泽姆斯基市成立,元宝村迈出了走出国门办企业的重要一步。到2014年,元宝村已有以铅笔、铅笔板为主导的企业28家,年产铅笔18亿支,占全国总产量的25.6%,生产的铅笔板占全国总产量的60%,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铅笔之乡”。

  “从2014年7月份开始,厂里的订单慢慢地减少。原料价格的上涨和市场的变化让我们不得已寻找新出路。”于宪臣说,虽然木材原料一部分是从俄罗斯进口,但价格持续上涨让企业觉得压力很大。此前,元宝村的铅笔和铅笔板因为使用椴木而受到市场青睐,但如今杨木的软化技术关已攻克,而杨木价格低,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以杨木为原材料的铅笔生产企业渐成气候,黑龙江省的椴木优势已经大大下降。

  面对新形势,于宪臣和当地的铅笔企业选择从原料上进行创新,不大量依托木材,研发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环保铅笔。于宪臣说,早在几年前他就曾尝试过制造纸质铅笔,但当时纸质铅笔和木质铅笔成本几乎相同,且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始终没正式投产。“原料的缺乏加上国内外盛行的环保理念,研发纸质铅笔确实是最好的出路。”于宪臣说,2014年10月,经过数月的潜心研发,元宝山制笔厂将刚刚通过欧标金属含量检测的纸质铅笔样品带到了广交会上。令人欣喜的是,这刚刚“出炉”的环保铅笔竟引起了来自德国厂商的青睐。

  于宪臣介绍,目前厂里已掌握了使用废旧报纸、再生纸和草浆纸等多种纸张制造纸质环保铅笔的技术,但是综合看来,使用废旧报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最低,也与德、英、法等国家倡导的循环理念最吻合。同时,厂里还淘汰了所有的“大路货”,把年产量从2亿支降到1亿支,生产的36色出口铅笔利润达到每支1毛。于宪臣说:“以往进了6月是淡季,今年订单多到干不过来。”

  村里的另一家铅笔企业——金雪莲笔业也在潜心研发新型环保铅笔。总经理关春祥是张宝金2017年从安徽聘请来的,为铅笔厂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市场运营。“我们现在正研发一种由秸秆和木粉等木材废料压制而成的新型环保铅笔。”关春祥介绍,这种铅笔不仅不损耗木材,如果在生产铅笔时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还能够直接进行反复利用再加工,非常节省原料。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